词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说词义是不可捉摸、无法把握的。
判断题

词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说词义是不可捉摸、无法把握的。

发布日期:2020-12-11

A.对

B.错

试题解析

词义的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词汇学术语。指某些词的词义在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时所具有的边界不清、标准不明的特性。许多词的词义在范围、程度上的差异是清楚的,如“钢笔”和“铅笔”“斤”和“两”;但有些词义之间的区别并不清楚,如“美”和“丑”“高”和“低”。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身的模糊性是词义产生模糊性的基础,如“早晨”和“上午”,“青年”“中年”和“老年”,客观实际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也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的概括性也是词义产生模糊性的一个原因,概括程度越高,词义就越模糊,如“大”和“小”是模糊的,“大黄蜂”没有“小麻雀”大,“小麻雀”又比“大蚂蚁”大。词义的模糊性还跟人的认识有关,如一般人认为“一年”就是365天,但是在天文学家眼里这一词义显然太模糊,确切的应该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词义虽然有模糊性,但其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中心区域还是清楚的,比如人们并不会把七八十岁的人称为“中年”。

中文名
词义的模糊性
定义
某些词的词义在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时所具有的边界不清、标准不明的特性

不可捉摸

不可捉摸,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kě zhuō mō,意思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出自《五杂俎·人部四》。

中文名
不可捉摸
出处
《五杂俎·人部四》
注音
ㄅㄨˋ ㄎㄜˇ ㄓㄨㄛ ㄇㄛ
反义词
一目了然
外文名
be difficult to ascertain
拼音
bù kě zhuō mō
近义词
不可思议
释义
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词义

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比喻义是通过本词打比方产生的固定词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

中文名
词义
拼音
cí yì

热门试题

热门资讯

    暂无相关推荐~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朋友圈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