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电脑网页、小程序享受畅享刷题等更多功能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1-09-27 18:06:59

文章来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教学工具

  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在化学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人体感觉器官一视、听、嗅、触来进行观察体验。下面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探究:

  点燃蜡烛“前”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

  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点燃蜡烛“中”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观察燃烧过程

  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小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杯壁有水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教师演示: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

  学生观察

  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

  熄灭蜡烛“后”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

  分析、交流及得出结论: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燃烧

  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

  教师 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

  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体验

  再探究

  教师:对于有的组在交流中提出“异常情况”,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学生 1、对图1-17操作的改进。

  〔1〕 用冷、干燥的玻片,在火焰外不同距离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

  〔2〕用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如图1-17罩在火焰上方……

  2、对用火柴梗实验的异议。

  改用洗净干燥的“雪糕”木片削成细木条来代替火柴梗。

  结论:1、有的组,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烧杯内气体扩散,使石灰水变浑不明显。

  2、火柴梗短不安全,有的同学未去掉火柴头就更不安全。

  填空实验报告

  课本P9探究活动报告,仅供同学们参考。

  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报告。

  课后作业(弹性):

  1、 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围绕今天的探究实践,写一篇关于蜡烛的习作。

  体裁不限:综合报告、科技小论文、科普小小说、科幻故事……题目自拟:如“蜡烛自述”、“烛光探秘”、“小小蜡烛知多少”……

  2、可尝试将自己的习作向有关报刊投稿,投稿地址可向老师咨询。

  课后小结

  本节课是学生正式接触化学实验的第一课,教师抓住蜡烛燃烧的“前”、“中”、“后”三个环节,让“观察”贯通始终,这样就将学习方法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寓于“过程”之中。

  本节课的另一特点是教师对学生汇报交流中的“异常情况”,组织了再探究,其再探究的内容有力地淡化了“书本权威”,而强化了学生主体。课后弹性作业更是别具一格,可谓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亮点。


以上为今天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分享!

题王网,提供最全职业教育题库为考生做备考支持。搜题上题王,找题上题网。认准官方网站(www.tiw.cn)

原文链接:https://m.tiw.cn/zixun/629743

下一篇

相关资讯

相关试题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朋友圈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确定